6月13日晚,按照官方的安排在PRS IDEA宣讲群中与大家加讨论。得到许多朋友的关注,纷纷留言提问,给我很大的启发。
下面是讨论的讲稿和过程摘要记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IDEA。我叫张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也是一个区块链技术爱好者。
我背得动摄影器材,也学得了白皮书,希望可以在艺术与技术边缘找到机会。
1、需求
1.1 拍摄者的热爱与算计
作为 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努力寻找可以演练摄影技术的机会 ,至少有以下要求:丰富多变的拍摄对象,可以自由拍摄场景,规避肖像权等版权限制,成本够低。
结果拍来拍去,踩过无数坑之后,我发现我手上最多的是各种公开活动的照片。原因不难理解,公开活动的环境和人流集中,拍摄题材丰富。活动上的观众不太介意被拍摄,有时会主动配合。根据我国法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包括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本身我也很感兴趣,拍摄只是附带的活动,成本足够低。
摄影穷三代的说法,是摄影爱好者的尴尬现实。摄影是一种投入很高的活动,换来的是一大堆舍不得删除照片。我一直在想办法,把拍的照片方便的换成钱,补贴一些家用。我相信许多其他摄影爱好者也都有这样的问题。
1.2 主办方和主角们的渴望与困境
我虽然只是个摄影爱好者,评价照片的眼光还是有点自信。通常看到活动组织官方发出的照片,充满浓浓的央视新闻报道的味道,与我在活动观众的朋友圈看到的照片相比,无论在水平上还是数量上差距都很大。
话虽这么说,主办方的困难我也能理解。这种公开活动参与人员多、场景变化快,好的拍摄机会稍纵即逝。聘请专职摄影师成本不低,只能保证关键场景和人物的拍摄。用常用的摄影套路保底没问题,要想拍出精彩的照片相当困难。
现场的观众就完全不同了。这里面不乏摄影高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目的的盯着某一场景或人物拍摄。更多的是普通人,随着智能手机拍照水平的突飞猛进,摄影对拍摄者的要求越来越低,普通人也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
可以想象,你派一个摄影师盯着一个场景,水平再高,能找到几个角度?按下几次快门?现场的观众会从很多个角度,在很多个时点上,按下很多次快门。然后这些观众又会从很多个审美角度对着无数的照片做各种各样的加工,产生的结果会超出想象。
1.3马拉松的例子
举个例子,马拉松活动,这是非常典型的大场景公开活动。
活动场景空间大,关注热度高,参与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几十公里的现场,每个路段、每时每刻都有成许多摄像头随时准备拍摄。
主办方和参赛者都非常需要照片。主办方要做宣传,参赛者要发朋友圈。主办方还可以请几个专业摄影师,但是这种活动的拍摄难度很大,摄影师简直要比运动员还能跑,才能在万千观众中突出重围,拍出好照片。参赛者通常是请不起专业摄影师的,跑步过程中频繁自拍难度也很大。虽然现场被万千观众不知道拍了多少照片,自己能发朋友圈的也只有亲戚朋友帮忙拍的几张。
观众中有高手也有普通人。我见过,有摄影爱好者蹲点守候,专门拍人山人海,拍奇装异服,拍美女帅哥。照片是都不错,但是你让他去签约拍活动,一般都感觉压力太大。你让他们无偿提供费心费力拍到的图片,一般也觉得心有不甘。多数观众是普通人,看见热闹就一顿乱拍。摄影是很讲运气的,这种体育活动的精彩场景多是突发事件,例如有人摔倒又爬起来、有人因跑错路线猛拍脑袋等等。你在现场,只需按下快门就是精彩照片,你不在现场,找人摆拍都没有效果。好运的观众随手一拍也能出神作。
讲到这里,希望我为大家说明白了需求的场景,主办方和参与者非常需要高质量的活动照片,却能力有限。观众们手握大量高质量的照片,却没有发挥作用。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将主办方、参与者和观众连接在一起,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现有方案
有需求就有有人去想解决方案。主办方和参与者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事实,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向观众征集精彩图片。现在主办方和参与者就变成征集者,现场拍摄的观众就变成生产者。
有的征集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征集图片的需求,社交媒体上目前还没有发现成熟的工具,能集图片管理与报酬支付为一体。例如微信,可以收到图片,支付报酬,但是都是手工操作,过程繁琐不便,结果不透明。交易全凭良心,证据最多也就是聊天截图,著作权无法保障。
有的征集者在专业的图片网站上发布,可以借助平台的信誉改善交易和著作权的可靠性。但是这种网站注册麻烦,规则通常以网站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且变化余地很小。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或许愿意花时间研究规则,参与活动。一般人通常看到复杂的流程就不会参与活动了。而且本来是征集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事,第三方平台插一脚进来,增加了沟通成本和不透明程度。
因为平台所有数据是不公开的,平台掌握着着生成和修改的权限,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影响交易的达成,修改交易的记录。甚至可以出具有问题的著作权证明,可以把你在平台上的预存资金或在途资金挪作他用。或者与征集者勾结,损害生产者的利益,比如强行修改征集规则,不公平的内定黑幕等等。
因为与平台相比,征集者和生产者力量通常都很弱。一旦碰到不讲究的平台,即便你抓到证据,通常难以争取到应得的利益。
3、区块链的方案
3.1 “来图拿钱”DAPP
现有解决方案无法满足需求,PRESSONE的机会就来了。下面终于说到我的IDEA“来图拿钱”DAPP。
这个DAPP的流程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把我需要的图片给我,把钱拿走。主要有下面三点:
机构或个人(我叫她征集者)在公众场景下举办活动, 广泛向在场的拍摄者(我叫她生产者)有偿征集照片。
通过区块链技术,确定征集者的邀约,保障生产者的著作权。
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一步完成,征集者获得授权,生产者获益的流程,所有交易透明的向外展示。
之前认真听了很多优秀的创意,如果 大家也都听过,那么我估计我这种发布邀约,征集作品,通过区块链技术确权和支付的流程,应该不难理解。
3.2 满足需求,避免问题
下面我就讲讲如何使用基于PRESSONE架构的区块链技术满足征集者和生产者的需求,尽量避免现有方式存在的问题。为描述更清晰实在,我将以PRESSONE官方的手机DAPP为基础,描述功能和流程。如果你没有使用过这个DAPP,建议你下载试用一下。
征集者和生产者都在“来图拿钱”DAPP实名注册,成为用户,流程和要求参见官方的DAPP。用户将获得文章和图片管理系统、代币帐户系统,同时获得交易达成和资金清算的基础功能。
征集者发布文章说明需要征集照片的要求及报酬,功能参见官方的DAPP,文章将签名上链,一旦发布不可更改。避免现有方式中,发布者或者平台根据自身的利益,随意修改已经发布的征集规则。其实,现实中存在修改征集规则的例外情况,征集者可以发布新版本的征集规则,但是老的规则不能删除,而且时间戳明确。生产者能够查询征集者以往所有的征集规则,确定征集者的信誉,自行判断是否与征集者合作。
为提高自身的信誉,征集者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质押一些代币,设定为在某个时点之前只能购买图片,不然就销毁的规则。为提高获得图片的效率,征集者可以设定智能合约,越早成交的价格越高。这都是现有方式中无法实现的。
生产者上传图片,立即确定图片的著作权,这是现有方式中不可能实现的。生产者为照片增加智能合约,明确授权类型和价格,这些功能可以参见官方的DAPP。生产者向征集者投稿,征集者得到信息后查看生产者的照片和智能合约。如果满意,征集者将执行图片上附带的智能合约,一步完成获得授权和支付报酬的流程。避免了现有方式中,著作权转移和经济利益交换可能存在的不同步情况。
交易达成后上链保存,向全市场公开。征集者买的照片一目了然,生产者自行判断征集者以往是否有内部操作的迹象,如果感觉有疑问,可以选择不投稿。这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内部操作的问题,但是用声誉的压力提高征集者内部操作的成本。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没有第三方参与。避免了现有方式中,因为平台数据不公开和平台掌握数据权限带来的问题。报酬即时结算,避免平台上的预存资金或在途资金挪作他用的问题。
4、不止于此
满足需求,避免问题就够了?区块链的作用不止于此。
4.1 自由透明的市场
既然“来图拿钱”DAPP上的交易标的和价格都是实时可见、值得信任的,通过挖掘这些信息将为各方带来有用的知识。
对于征集者,可以看看以往类似的大型活动,其他征集者都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照片。可以为自身的征集规则提供合理的参考。可以为自身活动的文案预估图片的主要场景,可以根据容易产生精彩照片的区域或时段,有目的的配备专业摄影师力量。
对于生产者,可以看看什么类型和风格的照片能卖到什么价格,为自身设置智能合约提供合理的参考。还可以看看现在拍什么活动的图片最赚钱,征集者都喜欢哪些类型和风格的照片。相应有目的的提高自身在那些方面的摄影器材和水平,更好的满足征集者的需要。
如果市场足够大,将会有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挖掘和分析市场交易数据,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
4.2 可靠的众筹
有时会有征集者需要大量的精彩图片,自身财力有限的场景。比如应中国广大马拉松爱好者的呼声,有一位马拉松专业记者,想为中国的马拉松爱好者全程报道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的盛况,但是他自身财力不够,买不了那么多图片。就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向有意的马拉松爱好者筹集资金,用于购买图片。
众筹已很常见,现有方式中如何防止筹集方和平台滥用资金一直是个难题。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做到让筹集的代币,只能在“来图拿钱”DAPP上购买图片。如果到了预定的期限,众筹的代币没有花完,将自动按照比例返还给出资者。从而避免资金滥用带来的问题。同时,每一笔购买照片的交易都可查询,出资者可以据此评估筹集方的审美水平和信誉。
5、结束>
“来图拿钱”,给我需要的图片,拿走我的钱。是一个发布邀约,征集作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确权和支付流程的DAPP。
感谢大家的时间,有什么问题请不要客气。
6、问答
6月13日晚,按照官方的安排在PRS IDEA宣讲群中,将上述内容为大家讲了一遍。当时得到许多朋友的关注,纷纷留言提问讨论,给我很大的启发。下面就总结摘录一些问答内容。
6.1 问:图片如何分类和筛选。
图片的分类和筛选功能是DAPP易用性的保证。开始刚推出的时候图片不多,可以采用增加标签、简单排列的方式供交易双方手工查阅。如果发展的好,DAPP中的图片达到一定规模,将适时引入搜索算法、人工智能工具,方便用户找到需要的图片。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成熟的工具,将来可以采用引入第三方合作者的形式,快速部署。
6.2 问: 经济模型里,平台提供方如何盈利。
开始想到的是平台方在每一笔交易上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后来有朋友提到,平台可以接入广告,利用流量赚取广告费,给我很大启发。
6.3 问:是否DAPP使用频率低,只有参会人员才是目标用户,是否只有专业人士的图片才能卖出去。
(1)要看怎么看待需要照片的活动。应该不局限于大型公开活动,各种有人组织甚至是个人展示的活动都很需要照片。
举两个例子,比如商场每年想尽办法利用各种名目搞吸引眼球的活动,圣诞节、元旦、情人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照片做宣传,而且一般人也有很多机会参与。还有街头也常见个人表演者,低档吉他音箱卡拉OK形式,高档老外乐团驻场形式等等,也需要照片做宣传,通常没有门票限制,可以随意观看和拍照,一般人也能经常碰到。
(2)就我个人看到的情况,现在手机的拍照功能空前强大,以往由于器材限制,我们摄影爱好者想尽办法拍的效果,现在手机很容易就做的很好,比如手机都可以拍星空了。现在一般人拍出好照片越来越容易,卖出好价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6.4 问: 应用场景扩大,比如段视频,多开开脑洞。
(1)确实,现在这个版本只考虑到图片。我是想先从简单的目标入手,把整个体系搭建起来,让市场对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PP有个接受的过程。如果将来能够发展起来,应该很容易的推广到视频和音频领域。这些都是下个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
(2)其他的场景下,也会有场景著作权拥有方需要图片的情况。比如旅游景点,在景点各处放置二维码,为了宣传常年征集自己图片。来得游客这么多,什么清奇的思路都有,什么时间段都有,碰到的天气、人流各不相同。可以实现对景点全天候、全时段、360度无死角拍摄,比景点自己去找摄影师成本低、效果好。
6.5 问:如何推广,吸引用户和流量。
如何推广,吸引用户和流量,对这类DAPP的成长至关重要,朋友们讨论的也非常活跃。
(1)我的思路是先从征集者入手,因为生产者照片拍的再好,如果没有人需要,也是卖不掉的。对于征集者需要的照片,图片质量或许不需要是神作,只要满足征集者的需要,就能达成交易。
感谢群中“博大传媒”朋友提到自身的例子。他曾经拍过草原夏秋冬,放在QQ相册中,从没想过参赛或售片。去年北京一个公司不知怎么翻到了,征集原片、签合同。至少证明现在企业或机构采集图片的确权意识和图片真的能变现。
(2)还有群中朋友提到现在的图片网站。我也想到,现在很多不在头部的图片网站,通常处在一个半死不活的状态,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改造升级,盘活自身已有客户资源,也是很有前途的发展路径。
(3)各种活动,特别是大型活动,天然是流量的集散地。基于这种场景的DAPP在获取流量上有点天然优势。我曾设想,比如对于有大屏幕演示的活动,在最后2分钟,就在屏幕上放一张二维码,说明可以来图拿钱。没有大屏幕也问题不大,在最后的5分钟,请几位美女,高举二维码公告牌,绕场一周,说明可以来图拿钱。
6.6 问:因为有收费和交易,人物肖像权会不会有问题。
我的理解是,对于这种公开的活动,以宣传报道为目的使用图片,应该对个人的肖像权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不过我不是法律专家,感觉这事有一点擦边球的嫌疑。如果有法律界的朋友把把关,那就太好了。
对于一个新兴行业,可能确实要走在危险边缘,不断试探规则的边界。同时这个边界还在不断变化,还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发现边界变化的情况和趋势,可能才能取得成功的发展。
6.7问:征集之后呢?
我这里讲到交易完成之后就结束了。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如果解决版权分发的问题,这些征集到的图片可以不只是用于征集者自身,征集者可以将图片再次出售,通过智能合约甚至可以实现与生产者的分润。这个脑洞可以的,将来会很有前途。